今年,许昌市有64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看看有没有你家!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今年,我市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四改一增”工作,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4月9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2019年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台账,今年,我市计划对主城区的64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其中魏都区有40个、建安区有12个、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0个、东城区有2个。
修缮基础设施,启动加装电梯试点
根据今年我市住建部门出台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中,以“先民生、后提升”为原则,注重基础设施、房屋修缮、小区环境等方面的提升改造。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绍军说,在基础设施方面,疏通排水、排污管道,更换破损的窨井盖,整修雨水落水管,清淘化粪池,实现雨水、污水排放通畅,有条件的实施雨水、污水分流;更新、规范严重老化的供电线路以及供暖、供水和供气管线;修复和安装楼道灯、路灯;对损坏的公共车棚进行维修,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位;修复破损的道路、大门和门卫室等,使路面平整,居民出入方便。
在房屋修缮方面,对房屋外墙及楼道墙面进行维修和粉刷,对破损的屋檐、台阶、楼梯扶手、防盗窗和雨搭等进行修缮。在小区环境方面,拆除侵占绿地、道路的违章建筑;清理楼道中乱堆的杂物及各类小广告;整治“脏、乱、差”,取消垃圾道、敞口垃圾池,设置分类垃圾桶;整治公共绿地,补栽花草树木;有条件的增设休闲座椅,安装健身器材,建设游园、娱乐文化设施及医疗服务站等,注重打造小区特色文化。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市特别提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申请程序、政策制定、资料申报、办事手续、实施主体等一整套制度。
共建共享,财政以奖代补
市老旧小区“四改一增”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宏兵说,我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有利于改善主城区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去年,我市对119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提升改造,居民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提升改造的老旧小区主要是2000年以前建成,没有专业物业管理或产权单位无力承担管理职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缺失,并缺乏改造资金来源,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老旧住宅小区。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包括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长效管理机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配套设施部分,重点提升改造市政配套设施、小区环境、服务设施等公共部分;涉及居民个人部分的,在与居民达成共识后进行提升改造。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资金以居民出资、管线单位投资、社会捐资、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筹集。原则上,老旧小区建筑红线范围内提升改造的资金,以居民出资为主。供气、供热等管线单位向居民收取初装费等相关费用,在提升改造前向老旧小区居民公布,并对低保户和困难户给予优惠。属于单位家属院的老旧小区,鼓励单位捐资、捐物参与提升改造工作。
引进物业管理或实现居民自治
郑宏兵说,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我市坚持居民自愿原则,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利用有限的资金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各区为主体,先整治卫生状况差、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群众积极性高、急需提升改造的老旧小区,并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来看,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无人管理等“通病”。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改善后,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建立起来,避免重蹈“脏、乱、差”的覆辙。
陈绍军说,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后应注重后期管理。对具备实施专业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指导业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对不具备实施专业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实行以公共秩序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物业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指导成立物业管理投诉调解站、物业服务中心,协调处理物业服务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对不具备实施专业物业管理和基础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街道办事处协助其成立业主委员会或业主自治组织,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自治管理。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来源:许昌晨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