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全面启动!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6月5日上午,许昌市普通高中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会召开。就今年许昌市中招考试、普通高中招生及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总体目标
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发挥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以“中考科目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高中学校录取方式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考录模式综合改革。
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结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和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工作进展情况,科学制定分县(市、区)、分学校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防止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
考录办法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仍然采用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市、县级教育(体)局基础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组织本地的学生报名、普通高中录取工作;市、县级招办负责考务工作;市、县级基础教研室负责阅卷工作;各高中学校负责做好本校的招生录取工作。
魏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随市直进行。各县(市)、建安区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由属地负责。
(一)报名
1.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均可报考普通高中。
2.报名办法及时间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应届初中毕业生需携带户口簿或临时户口簿、可以加分的证件,由考生所在中学审核后通过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http://gzgl.jyt.henan.gov.cn/,以下简称“省中招平台”)采集考生报名信息,往届毕业生持学历证书和户口簿到原毕业学校报名,由原毕业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凡无学籍的学生一律按往届生报考。许昌市区报名坚持以户籍所在地为主的原则,无常住户口、无就读学校学籍的考生,原则上回原籍报名。凡户口不在许昌市区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市区初中完成义务教育,且具有就读学校学籍的,允许在就读学校报名,并在高中录取时与本地考生一视同仁。
我市中招考试预报名工作已于4月份结束,补报时间为6月6日—6月13日。各县(市、区)、各初中学校要认真核查报名信息,有漏报或返乡报名的,要在规定的补报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今年市区(不含建安区)的社会考生和返城考生报名点安排在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铁西校区,各县(市)、建安区也要安排社会考生集中报名点,不得限制学生报考。
3.报名费用
今年中招考试收费仍执行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我省中招报名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豫计收费[2003]966号),标准为:报名费10元,考务费每生每科4元。今年初二考生交费18元,初三考生交费46元(初三考生如有报考地理生物的,根据实际报考科目交纳费用)。
(二)志愿
1.志愿设置
普通高中志愿设置共分六个批次。
提前批有三个批次,每批次设置一个志愿:排名前列批为面向全省招生的航空实验班;第二批为面向全省招生的宏志班、理科实验班、校园足球实验班、河南省体育中学;第三批为许昌高中面向县(市)和建安区招收的实验班及面向全市招收的体育艺术特长班和国际班,许昌市三高面向全市招收的体育艺术特长班,许昌实验中学面向市区招收的体育艺术特长班,长葛市三高面向全市招收的中俄国际班。
普通批有三个批次,每批次设置一个志愿:排名前列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第二批次为市级示范性高中;第三批次为一般高中、综合高中。
2.志愿填报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实行考前填报普通高中志愿。考生可填报所有批次学校志愿,也可以选择填报其中的某一批或几批学校志愿;只愿上中职或中专的考生也可不填报普通高中志愿。
考生登陆“省中招平台”完成志愿填报,全市统一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时间为2020年6月6日—6月13日,填报时间结束后将不再接受考生填报志愿和更改志愿。
(三)考试与阅卷工作
1.考试时间
2021年6月24-27日。
2.考试科目
(1)文化课考试科目及命题
今年我市初三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初二年级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实行随教随考随清,考试成绩计入学生次年中招录取总成绩。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为省厅批准我市实行的中考综合改革试点考试科目,其余科目为全省统考科目。
(2)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招统一管理。体育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之中,进行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按满分7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三科满分共30分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其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也应进行学业考查(考试),由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指导,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之中。
(四)录取
1.录取方式和时间
普通高中录取工作要在“省中招平台”进行,全面实行网上录取。
普通高中录取时间安排是:省提前批7月11日航空实验班录取,7月12日宏志班、理科实验班、校园足球实验班、河南省体育中学录取;7月13日-14日市提前批录取;全市普通批次录取时间为7月15日—7月25日。我市的录取时间全市同步,分批进行。
2.录取原则
普通高中录取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考生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是普通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今年我市录取采用设置综合素质评价参考门槛(具体方案另行发文),中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录取方案。
3.录取顺序
(1)提前批次
首先进行省提前批一批、二批录取,然后进行市提前批录取,录取方法按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
(2)普通批次
排名前列批次: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录取顺序依次为:统招生、分配生。第二批次:市级示范高中录取。录取顺序依次为:统招生、分配生。报有排名前列批次志愿的考生参加此批次录取时分数线提高10分。第三批次:一般高中录取。报有排名前列或第二批次志愿的学生参加此批次录取时分数线提高20分。
普通批次录取时按照排名前列、第二、第三批次顺序录取,录取结果统一发布。各高中要在3天时间内完成通知书发放、新生报到注册。
(4)补录
普通批次录取结束后,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普通高中,依照剩余计划进行补录。达到普通高中较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在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补录,并须填报征集志愿。补录的学校对填报补录志愿的考生按中招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一经录取,不再退档。
考生可登陆“省中招平台”查询录取结果。
各县(市、区)高中录取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体)局根据“省中招平台”的录取要求确定,参照市教育局录取时间和办法同步进行。
4.新生注册
各普通高中根据录取结果及时将录取通知书发放到每位考生手中。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凭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高中学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未报到的,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学业资格,不予注册普通高中学籍。
相关政策
(一)不断完善指标分配制度
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的比例,分配生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并逐步加大分配指标向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学校倾斜的力度。
今年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仍然按照50%的比例。在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省级示范性高中、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分配生降50分录取。享受降分录取待遇的考生必须是在籍生且连续三年在同一所初中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各初中学校要对享受分配生待遇的学生进行公示,设立举报箱,接受监督,确保分配生资格准确无误。各县(市、区)普通高中分配生录取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体)局依据本地实际确定,鼓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分配生比例。各地可积极探索辖区内普通高中开展联合招生试点工作,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到各校,逐步形成普通高中公平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普通高中的办学积极性,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严格控制中考政策性加分
按照“谁主管、谁认定、谁负责”的原则,公安、侨务等有关部门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或考生出具有效的加分证明材料。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较高一项分值加分,不得重复加分。除省定加分项目或授权省辖市确定的加分项目(如高层次人才子女加分项目,仅适用于本地)外,各地不得自行增加加分项目。各地要严格审查加分照顾对象的资格,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现象。今年我省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见附件3。
(三)规范宏志班招生
除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宏志班外,各普通高中不得擅自设立宏志班或以宏志班名义招生。
(四)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中招升学考试政策,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要求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能够在流入地参加中考。
(五)切实保障听力残疾学生公平参加考试权利
听力残疾(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学生,可凭地市级以上医院(含地市级)出具的听力检测证明(报告),向所在初中学校申请免英语、音乐听力测试,经初中学校公示5天无异议,逐级上报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可免试英语、音乐听力。免试听力学生英语听力成绩按照其英语非听力部分得分比例计算,计算公式为:免试听力学生英语听力成绩=英语听力部分总分×(非听力部分得分÷非听力部分总分)。免试听力学生音乐听力成绩参照英语方式计算。
内容来源:许昌市教育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